日前,市委印發《關于推進“河洛黨建計劃”(2019—2021年)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。今后3年,我市將著力推進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、思想引領力、群眾組織力、社會號召力明顯增強,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升,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基層基礎保證。
市委決定,我市將以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為重點,實施“河洛黨建計劃”(2019—2021年)。其中,2019年為“全面強化年”,聚焦短板、合力攻堅;2020年為“全面提升年”,鞏固落實、創新提升;2021年為“全面過硬年”,深化拓展、常態長效?!兑庖姟饭卜?0條,從突出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、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、建強基層基礎骨干隊伍、優化基層干事創業環境、夯實基層基礎工作保障、提高基層治理和服務能力等方面,逐步健全黨建引領、三治并進、服務進村(居)的基層組織體系、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,全面提高以黨的建設為根本的基層基礎工作質量。
突出政治功能 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
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基層、入人心,我市將持續抓好“兩學一做”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,按照部署扎實開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,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及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平臺等載體作用,強化各級黨員干部理論武裝。
《意見》提出,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、重大項目建設、環境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務作為檢驗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試金石,統籌整合上級提供給村(社區)的各項政策、資金、資源、項目等。
今后3年,我市將大力創建“五星支部”,分領域推進黨支部標準化、規范化建設,3年內創建3000個“五星支部”、打造30個標桿式黨支部。黨支部分類評星定級結果將作為運轉經費、資金獎補、黨費支持等工作的重要依據。
聚焦軟弱渙散和后進村(社區)黨組織整頓,我市將重點針對黨組織政治功能不強、信訪矛盾集中、社會治安混亂等問題,排查確定軟弱渙散村(社區)黨組織,按照蘭考“六步工作法”精準施治。
今后,我市還將采取單獨組建、掛靠組建、區域聯建、行業統建等方式,推動農村搬遷社區、集體經濟組織、城市住宅小區和商務樓宇、商圈市場、互聯網業等領域黨建工作全覆蓋。
建強基層骨干隊伍 優化干事創業環境
《意見》提出,我市將持續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,規范“選育管用調”管理體系,實施村(社區)干部學歷提升計劃。同時,通過鄉土人才回歸、院校定向培養、縣鄉統籌招聘等方式,為每個村(社區)儲備3至7名后備力量。為持續提升黨員隊伍先鋒引領能力,我市將采取定向投放、單列計劃等辦法,把符合條件的農村優秀人才發展為黨員,把優秀黨員培養為村干部。同時,我市還將加強黨員積分管理和無職黨員“一編三定”工作。聚焦建設一支高素質、專業化的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,我市將探索招聘農村黨建助理員,推行社區專職工作者設崗定級、績效考評,并根據社工職稱等級發放差異化津貼。
為理順基層權責關系,我市將依法賦予鄉鎮(街道)審批服務執法等權限,組建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機構。同時,制定鄉鎮(街道)職責準入清單,確需基層協助辦理的階段性臨時性任務,實行權隨責走、費隨事轉。
為充分調動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,我市將優先考慮提拔具有鄉鎮(街道)任職、掛職和駐村工作經歷的干部,并逐步健全從優秀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(街道)領導干部、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的常態化機制。加強基層基礎保障 提升治理服務能力聚焦提升黨建陣地建設水平,《意見》提出,到2021年年底,各街道將建成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,居民在500戶以上的住宅小區建設“鄰里中心”,黨員50人以上的商務樓宇、商圈市場等有黨群服務站(點)。
為加大對基層黨組織的保障力度,我市將足額保障村干部基本報酬、村級組織辦公、服務群眾等經費。今后,我市將以縣為單位制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,在土地經營權融資擔保、土地流轉、招商引資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。
到2019年年底,全市80%以上的村有集體經濟收入,80%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;2020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“清零”;2021年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?!兑庖姟诽岢?,我市將持續優化黨組織服務功能,嚴格落實村干部掛牌值班制度,推廣“一站式”服務和錯時延時、坐班值班、預約上門等服務方式。
同時,逐步將普惠金融、醫療衛生、文化服務等便民項目引入村(社區)黨群服務中心;扎實推進“三社聯動”,健全政府購買社區服務制度。力爭到2020年,全市每個城市社區培育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,農村社區培育不少于3個社區社會組織。
聚焦健全村(居)民自治機制,我市將堅持農村“四議兩公開”工作法和社區“一征三議兩公開”工作法,充分發揮村(居)務監督委員會、農村“一約四會”、居民議事會等作用,發動群眾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監督。加強基層依法治理,我市將推進巡察工作向村(社區)延伸,強力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和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。
大力推進“一村(格)一警”和“一村一法律顧問”建設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。聚焦提升基層德治水平,我市將進一步深化文明村鎮、星級文明村、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成效;大力推進移風易俗,培育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;大力開展“最美洛陽人”“道德模范”等評選活動,為推動洛陽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匯聚向上向善正能量。(記者 李夢龍 通訊員 張伊霖)